改造背街小巷 优化城市环境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5:30:08 来源: sp20240604

  “老板,一份龙虾加辣!”“来份鸡蛋肠粉!”“一打生蚝,大个儿的!”……入夜,走进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渔湾里,小街店铺林立,红红火火,扑鼻的食物香气惹人垂涎。约上三五好友,来这里探索新口味或者品尝老味道,享受饮品小吃,悠闲聊天,十分惬意。

  渔湾里,原名“塘窝里”,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,紧邻章江,曾是一座典型的城中村。村内多为农民自建房,卫生脏乱、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突出,长期困扰着当地居民。

  从“脏乱差”到100多家小店的集合地,转变是如何发生的?

  走进一家烧烤店,老板邱建祥翻转手上的烤串,熟练地撒上孜然、辣椒面……烤肉浓香扑鼻,邱建祥也打开了话匣子,“外出打工几年,时刻牵挂着家乡的亲人,这才下定决心回来。”

  回来的邱建祥,正好赶上了渔湾里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2018年,赣州市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章贡区红旗村塘窝里和周边地块被纳入背街小巷综合改造提升工程。

  怎么改?如果只是做简单的环境改造提升,会不会难以维持?

  “我们召集街道干部、村两委班子、村民代表以及城管、住建等职能部门负责人,就地召开多场会议,共同探讨改造模式。”章贡区南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路说。

  讨论过程中,一个新的思路被碰撞了出来:能否利用好沿街、靠近市中心的区位优势,把“塘窝里”打造成美食街?

  “油烟怎么办?”

  “噪声怎么办?”

  “房子能不能租出去?”

  无数的问题被居民提了出来。章贡区干脆拉着20多名居民代表出省考察,从厦门的曾厝垵、长沙的火宫殿走一圈回来,大家不仅开阔了眼界,更有了共识。

  “美食街,可以干,只要做好规划和设计,做好宣传和引流,大家就等着收租金。”回来后,居民代表耐心地给大家做工作。

  拆围墙、治违章、改管线、腾空间、添景观……微改造带来大变样,短短几个月,老旧房摇身一变成了村史馆、城市书屋,违章搭建腾退出来的空间则配套建设了停车场等设施。

  对住户最关心的油烟和噪声问题,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全部增加了烟气收集处理装置,同时严格控制开业营业时间。陈路说,街道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商户卫生环境和食品安全进行检查抽查,以及组织卫生、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现场进行指导和培训,切实帮助商户提升经营水平和安全意识。

  “从一个摊位起步,到现在扩大到两个店面,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大,每天的营业额稳定在1000多元,火爆的时候更是达到好几千元。”邱建祥租下了村民的一个门面,烧烤生意越来越红火,“挣钱的不仅是商户,原来一个店面月租金只有300元,改造后可以达到2000多元。”

  章贡区创新街区管理模式,成立渔湾里餐饮文化管理公司,联合属地村委会,对街区居民房屋实行统租统管。“公司服务商户,村委会服务村民,我们还建立了协商议事机制,有事好商量、有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。”南外街道党工委书记危军介绍。

  如今,渔湾里美食街已入驻商户130余家,年营业额1亿多元,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,成为赣州市最有烟火气的街巷之一,也成了很多游客打卡赣州的第一站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5月30日 06 版)

(责编:袁勃、赵欣悦)